笔趣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七十八章 旧臣(第1页)

“唐宫主伸手接过,沉寂良久方道:‘我今生命该如此,如今走到这步,不能够半途而废。你若心里还有我们娘俩,便多去看看女儿罢。’又向我道:‘承蒙麻寨主信得过我,数日后自当奉访宝寨与令千金一见,以行收徒入教之礼。’言罢转身缓步离去。我急道:‘宫主还请留步!’她却并不回头。我见状惊诧不已,问道:‘大哥到底为了何事,竟与唐教主闹到这般地步?’文大侠叹道:‘麻兄弟,你我当年是因应文禅师而识,你可知这位大和尚是谁吗?’我只好老实答道:‘小弟当日听那宫中侍卫同雪庵和尚言语,猜测应文禅师恐怕便是建文老皇,也不知是对是错。’

“文大侠点头道:‘正是如此。当年燕贼叛军攻破应天,老皇爷并未身死,而是依照太祖遗计偕同一众忠臣潜出京城,从此出家为僧,漂泊四海。那雪庵和尚乃是前朝御史叶希贤,他跟随皇一同剃度,改名应贤服侍左右,对外人只以师兄弟相称。老皇爷自知当年错用李景隆这等奸佞小人,以致酿成其后壬午之难,百千忠臣义士惨遭燕贼屠戮,无辜牵连而死者数以万计,为此痛心疾首,愧悔因己一念之仁酿成此等惨祸,余生皆愿青灯古佛,诵经以度亡者,不复有争位之意。燕贼反逆篡国,自知得位不正,又闻老皇犹在人世,日夜寝食难安,派遣心腹胡濙、郑和各由陆路、海路寻访多年,只为要将懿文太子一脉赶尽杀绝。当日胡濙探得风声,闻知雪庵和尚隐居于蜡尔山中,便派锦衣卫前往收捕,却未料到老皇也同在彼处。那天若非麻兄弟挺身而出,只怕我未必能及时赶到救人。’

“我听了道:‘燕王已然去世多年,朝廷如今还在找建文老皇爷么?’文大侠叹息道:‘这倒没有。燕贼残暴无道,却偏偏生得一对好儿孙,仁、宣二宗都可算是个好皇帝。仁宗虽在位未满一年便即病逝,却是广施仁政,赦免了不少建文旧臣,使其宗族免于流放之苦;宣宗皇帝精明强干,继位后举重若轻般便平定了叔父叛乱,这几年为政清明、任贤举能,才干更在其父之。唉,燕贼篡位至今已三十年,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生乐业,于那正统僭窃之分却也不甚在意了。’

“我道:‘小弟向日听大哥之言读了几本史书,此等逐鹿问鼎之事或由天定,非人力所能抗拒。公道自在人心,老皇既已笃志礼佛,朝廷也不再遣人访觅,那便无甚凶险了。不知老皇……应文大师当下可好么?’文大侠道:‘多承麻兄系念,应文大师身骨尚自清健,只是权欲当前,那狼子野心、窥窃神器之人始终不能绝尽。当年宁王朱权坐镇北疆,却中了燕贼奸计被逼起兵靖难,燕贼得鱼忘筌,事后将宁王远封江西,朱权乃心高气傲之人,岂堪受此折辱?他这些年虽假作沉迷黄老之术,暗里收罗了不少武林好手,自是祸心叵测。’

我想起适才文大哥与唐宫主争执之言,惊道:‘莫非唐教主是受宁王之命,欲寻应文大师出山,打着他的旗号造反不成?’文大侠点头道:‘我近来暗地访查,多半便是为此。就连唐教主起初创立无为宫,也是宁王授意。’我道:‘这事好办,大哥只须将消息放风给官府一分半分,宁王势必自身难保;唐宫主失了靠山,或许便回心转意。’文大侠叹息道:‘宁王老谋深算,行事极为谨慎,早年间便数次遭人告发有不臣之举,皆因朝廷探察无验而不了了之。我并无他勾连异教、企图谋反的实证,贸然出首恐难奏效,唐宫主若因此被朝廷盯,反而弄巧成拙。’我道:‘大哥所言极是,是小弟虑事不周。’

“文大侠沉吟片刻,又道:‘麻兄弟既已答应让女儿入教,大丈夫一言九鼎,那也难以改口。令爱得唐宫主传授剑法,将来在教中必被委以重任,长大后多半也会受命访寻应文禅师,这件事大为不易,麻兄还须提醒令爱多加小心。’我道:‘方才小弟不知此中关节,故而出口答应。不如我向小女道明实情,若她果真涉及于此,便可向大哥通报消息,不过须待她年纪大些方好开口。’文大侠摇头道:‘麻兄弟不用费心,无为教寻不着应文老禅师的。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必让令爱犯险。’”

景兰舟闻言道:“不错,十二妙使虽奉命寻访应文禅师下落,却皆不晓对方身分,这事只有宫主及几位教中宿老知道。”麻俊雄点了点头,道:“当日我与文大侠久别重逢、畅叙良久,又邀他到苗寨小住,文大哥却婉言相拒,也不肯吐露自己居所,只说日后自会过访蜡尔山。我见挽留不住,只好与之洒泪而别。半月后唐宫主果然如约而至,收我女儿为徒,将她带离了蜡尔山。她娘亲虽然不舍,但听说这位师父武功胜我十倍,便也未再多言。谁知唐教主刚带走蕊儿不久,便有一件怪事寻门来。”

景兰舟见他神色中掠过一丝无奈,不由心中一动,问道:“莫非这事与史帮主有关?”麻俊雄叹道:“公子果然机智过人。少侠可知那史森帮主是甚么人?”景兰舟摇头道:“愿闻其详。”麻俊雄道:“此人说来和应文大师也有些干系。当年应文老禅师于破城时由秘道潜出皇宫,其后暗中出城,一同出逃的尚有数十名朝廷大臣。应文大师为免惹人注目,只留三名一同出家的心腹近臣在旁随侍,日夜不离左右,余人各自归乡隐姓埋名,以为老禅师行途中接应落脚之所。其中有一人名叫史彬,原是徐王府的宾辅,苏州吴江县人,家资颇为饶富。史彬乃是忠义之士,建文帝漂泊江湖多年,数度在吴江史宅栖息休养,其人无不侍奉周至,应文禅师每常与之闲叙途中见闻。这史彬本是文人出身,便将老禅师历年行止记载于册,原意只在存录圣踪,并无一字提及应文大师身分。”

“唐宫主伸手接过,沉寂良久方道:‘我今生命该如此,如今走到这步,不能够半途而废。你若心里还有我们娘俩,便多去看看女儿罢。’又向我道:‘承蒙麻寨主信得过我,数日后自当奉访宝寨与令千金一见,以行收徒入教之礼。’言罢转身缓步离去。我急道:‘宫主还请留步!’她却并不回头。我见状惊诧不已,问道:‘大哥到底为了何事,竟与唐教主闹到这般地步?’文大侠叹道:‘麻兄弟,你我当年是因应文禅师而识,你可知这位大和尚是谁吗?’我只好老实答道:‘小弟当日听那宫中侍卫同雪庵和尚言语,猜测应文禅师恐怕便是建文老皇,也不知是对是错。’

“文大侠点头道:‘正是如此。当年燕贼叛军攻破应天,老皇爷并未身死,而是依照太祖遗计偕同一众忠臣潜出京城,从此出家为僧,漂泊四海。那雪庵和尚乃是前朝御史叶希贤,他跟随皇一同剃度,改名应贤服侍左右,对外人只以师兄弟相称。老皇爷自知当年错用李景隆这等奸佞小人,以致酿成其后壬午之难,百千忠臣义士惨遭燕贼屠戮,无辜牵连而死者数以万计,为此痛心疾首,愧悔因己一念之仁酿成此等惨祸,余生皆愿青灯古佛,诵经以度亡者,不复有争位之意。燕贼反逆篡国,自知得位不正,又闻老皇犹在人世,日夜寝食难安,派遣心腹胡濙、郑和各由陆路、海路寻访多年,只为要将懿文太子一脉赶尽杀绝。当日胡濙探得风声,闻知雪庵和尚隐居于蜡尔山中,便派锦衣卫前往收捕,却未料到老皇也同在彼处。那天若非麻兄弟挺身而出,只怕我未必能及时赶到救人。’

“我听了道:‘燕王已然去世多年,朝廷如今还在找建文老皇爷么?’文大侠叹息道:‘这倒没有。燕贼残暴无道,却偏偏生得一对好儿孙,仁、宣二宗都可算是个好皇帝。仁宗虽在位未满一年便即病逝,却是广施仁政,赦免了不少建文旧臣,使其宗族免于流放之苦;宣宗皇帝精明强干,继位后举重若轻般便平定了叔父叛乱,这几年为政清明、任贤举能,才干更在其父之。唉,燕贼篡位至今已三十年,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生乐业,于那正统僭窃之分却也不甚在意了。’

“我道:‘小弟向日听大哥之言读了几本史书,此等逐鹿问鼎之事或由天定,非人力所能抗拒。公道自在人心,老皇既已笃志礼佛,朝廷也不再遣人访觅,那便无甚凶险了。不知老皇……应文大师当下可好么?’文大侠道:‘多承麻兄系念,应文大师身骨尚自清健,只是权欲当前,那狼子野心、窥窃神器之人始终不能绝尽。当年宁王朱权坐镇北疆,却中了燕贼奸计被逼起兵靖难,燕贼得鱼忘筌,事后将宁王远封江西,朱权乃心高气傲之人,岂堪受此折辱?他这些年虽假作沉迷黄老之术,暗里收罗了不少武林好手,自是祸心叵测。’

我想起适才文大哥与唐宫主争执之言,惊道:‘莫非唐教主是受宁王之命,欲寻应文大师出山,打着他的旗号造反不成?’文大侠点头道:‘我近来暗地访查,多半便是为此。就连唐教主起初创立无为宫,也是宁王授意。’我道:‘这事好办,大哥只须将消息放风给官府一分半分,宁王势必自身难保;唐宫主失了靠山,或许便回心转意。’文大侠叹息道:‘宁王老谋深算,行事极为谨慎,早年间便数次遭人告发有不臣之举,皆因朝廷探察无验而不了了之。我并无他勾连异教、企图谋反的实证,贸然出首恐难奏效,唐宫主若因此被朝廷盯,反而弄巧成拙。’我道:‘大哥所言极是,是小弟虑事不周。’

“文大侠沉吟片刻,又道:‘麻兄弟既已答应让女儿入教,大丈夫一言九鼎,那也难以改口。令爱得唐宫主传授剑法,将来在教中必被委以重任,长大后多半也会受命访寻应文禅师,这件事大为不易,麻兄还须提醒令爱多加小心。’我道:‘方才小弟不知此中关节,故而出口答应。不如我向小女道明实情,若她果真涉及于此,便可向大哥通报消息,不过须待她年纪大些方好开口。’文大侠摇头道:‘麻兄弟不用费心,无为教寻不着应文老禅师的。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必让令爱犯险。’”

景兰舟闻言道:“不错,十二妙使虽奉命寻访应文禅师下落,却皆不晓对方身分,这事只有宫主及几位教中宿老知道。”麻俊雄点了点头,道:“当日我与文大侠久别重逢、畅叙良久,又邀他到苗寨小住,文大哥却婉言相拒,也不肯吐露自己居所,只说日后自会过访蜡尔山。我见挽留不住,只好与之洒泪而别。半月后唐宫主果然如约而至,收我女儿为徒,将她带离了蜡尔山。她娘亲虽然不舍,但听说这位师父武功胜我十倍,便也未再多言。谁知唐教主刚带走蕊儿不久,便有一件怪事寻门来。”

景兰舟见他神色中掠过一丝无奈,不由心中一动,问道:“莫非这事与史帮主有关?”麻俊雄叹道:“公子果然机智过人。少侠可知那史森帮主是甚么人?”景兰舟摇头道:“愿闻其详。”麻俊雄道:“此人说来和应文大师也有些干系。当年应文老禅师于破城时由秘道潜出皇宫,其后暗中出城,一同出逃的尚有数十名朝廷大臣。应文大师为免惹人注目,只留三名一同出家的心腹近臣在旁随侍,日夜不离左右,余人各自归乡隐姓埋名,以为老禅师行途中接应落脚之所。其中有一人名叫史彬,原是徐王府的宾辅,苏州吴江县人,家资颇为饶富。史彬乃是忠义之士,建文帝漂泊江湖多年,数度在吴江史宅栖息休养,其人无不侍奉周至,应文禅师每常与之闲叙途中见闻。这史彬本是文人出身,便将老禅师历年行止记载于册,原意只在存录圣踪,并无一字提及应文大师身分。”

教主的退休日常  三国:别说了,我真不是曹贼  五代乱世异闻录  金刚不坏大寨主  穿越到了雷欧的世界  学霸女友太严了怎么办  文娱不朽  全球诡异:我的身体有点不对劲  军事承包商  重生之我在末世开超市  重生商纣王  沧神诀  陛下何故谋反?  我契约妖灵啦  通灵侦探san值狂掉  高端洪荒:开局重定仙道境界  贫道手持火铳,威名远洋  人在空调外机,哥你听我解释  仗剑武林行  道别的礼物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成神日志

我的成神日志

一场意外让苏浩获得无限转生的能力。但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每次转生都活不过五岁?世界很危险,对儿童很不友好。苏浩定下了第一个小目标成年。我怎么可能连成年都做不到!苏浩在百万年的时光中,一次又一次的轮回,获取足够多的知识后,他找到了成神的方法。这是一个凡人的成神之路。或许你也可以!如果您喜欢我的成神日志,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温先生,撩表心意

温先生,撩表心意

戏精会撩女画家VS禁欲系偏执心理医生姜楚楚其人,持美行凶,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她见到喜欢的定要染指一番,可偏偏在温九思面前碰了壁。起先,她垂涎他的锁骨与腹肌。他不动声色扣紧了衬衫上每一粒纽扣。后来她笑容虚伪,温先生,你能给我撑腰么?他步步迫近,证明他不光能给她撑腰,还能死死撑住她的腰,从卧室到车里,咬着她的耳垂,嗓音低醇。哭出来,我想听。所有人以为,是小妖精拿下了唐三藏。只有他心底知道,从始至终,他都想将她拆吃入腹,让她笑,也让她求饶。他是她的药,可她是他的命。当山海之间,隔着鸿沟天堑,我长途跋涉自深渊而来,寻遍世间才发现,唯有你能解我渴。1V1甜宠苏撩,有那么一点内涵的狗血文。如果您喜欢温先生,撩表心意,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嫁给权臣后,女配被娇宠了

嫁给权臣后,女配被娇宠了

乔菁菁穿书了,穿成了书中权臣早年退婚的未婚妻。原主为了一个渣男,想与未婚夫退婚,为此还以死相逼,如愿嫁给渣男后,却落了一个凄惨的下场。乔菁菁不想步上原主的后尘,看着上门来解除婚约的优质男人,死活不肯退婚。如愿嫁给男人后,另一个烦恼,接踵而至。面对急于抱孙子的公婆,她有苦说不出。谁能想到看起来身体强壮健康的男人,竟有不为人知的隐疾?面对她的勾引,坐怀不乱不说,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某日,她与男人商量不如我们去外面抱一个,谎称是我俩生的孩子?男人抬起眸,神色错愕地看着她,夫人为何有这样的想法?乔菁菁瞥了他一眼,隐晦提醒趁旁人还不知道夫君身体有恙,尽快抱养一个孩子,才是正途。男人良久没有说话,但俊脸却黑成了锅底,手指轻敲着桌面,让夫人误会,是为夫的不是。此后三年抱俩的乔菁菁大意了。...

妖娘娘饶命

妖娘娘饶命

这是一个山中恶妖强娶小道士的故事。陆宽宽与高止拜了堂成了亲,本以为可以立即采阳补阴,谁料这小道恪守五戒,一心只想得道升仙。呵,成仙?陆宽宽怎么可能让他如愿?他登了天,谁给她提供上好的阳气去?于是,高止收一个妖鬼,陆宽宽就杀一个妖鬼。想积足福报离她而去?她非要让他孽怨缠身,不得飞升。高止也是倒霉,他本是灵宝派小道,苦修十多年,不碰温香,不沾荤腥,自诩清正,好不容易成了灵宝派最年轻的箓生,谁知遇上陆宽宽之后,五戒尽破,甚至与其无媒苟合,终落了个修为尽失的下场。1V1势均力敌小扑街觉得如果收藏破一百,就是HE。没破就是BE。以慰藉我受伤的心灵。如果您喜欢妖娘娘饶命,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和嫡姐换亲后我一手烂牌赢麻了

和嫡姐换亲后我一手烂牌赢麻了

沈意欢重生了,还有点懵懂的时候,嫡姐提出要跟她换亲。她这才知道,嫡姐也重生了。上辈子,她嫁给身份卑微的十皇子,婚后去了封地吃苦,谁都没想到几年之后她咸鱼翻身。十皇子做了皇帝,她跟着沾光做了皇后。人人都羡慕她,嫡姐更是恨得咬碎了牙。因为当初嫡姐嫁给了太子,以为将来风光无限,结果太子是一个不中用的。不但丢了皇位,还花心...

春风一度共缠情

春风一度共缠情

春风一度共缠情简介emspemsp春风一度共缠情是陆晓果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春风一度共缠情主要讲述了结婚登记的当天,景晓萌发现未婚夫竟然在和闺蜜滚床单,一怒之下陆晓果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其他类型。海棠屋(haitangshuwucom)提供春风一度共缠情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