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洪武赶散这个话题,一般情况下群臣不敢提起,因为这其中伴随着太多的百姓血泪。汉人都讲究个落叶归根,谁也不想背井离乡,当时朱元璋为了快速恢复生产,采用的也是暴力手段,强制百姓迁徙。正因如此,迁徙过程中有着流血、死亡。虽然洪武赶散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国策,但对当时被赶散的人来说,实在过于痛苦。甚至数十年过去了,很多迁徙到泰州、盐城等地的苏州人,还对老家念念不忘,称睡觉为上苏州,因为只有在梦里,才能回到家乡。朱允炆修太祖实录,并未把这件事记录在内,为的就是维护朱元璋的形象。朱棣重修太祖实录,也没记载洪武赶散的事迹,同样是为了维护朱元璋的形象。所谓赶散,就是把人赶走,散落在其他地方,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你情我愿的政策。只是当时大明初立,武将实力太过雄厚,朱元璋实权太大,杀伐又太重,文臣刚找了个新老板,为了自己的饭碗,并无人敢反对。也就那会儿了,若是老朱在洪武中后期施行,绝对要挨喷。即便现在当政的还是老朱,再提出这项国策,一样会挨骂,但他死了就不一样了。人活着可以骂,死了骂就不行了,尤其朱元璋还是大明开国皇帝,骂一个故去的大明开国皇帝,那和反大明没什么区别。别说骂了,质疑都不能!在这个孝道大于天的时代,朱棣完全可以直接剐了当事人,且没人敢说什么。这也是吏部侍郎惊骇的原因所在,反朱元璋就是反大明,都反大明了,皇帝还留着你过年?这是政治红线,谁敢逾越雷池半步,必将灰飞烟灭。可以说,从朱元璋驾崩的那一天起,他就是完人,至少,在公开场合是这样。后继之君为标榜正统,只会无限度的拔高他,群臣为了体现忠君、忠国,也会大肆鼓吹,绝不会有人敢对其抹黑。当初,铁铉把老朱灵牌往城头上一挂,朱棣屁都不敢放,可见一斑。如今,于谦又把老朱提出来,谁人敢驳斥?不管是谁,只要拿老朱做挡箭牌,那他就是无敌的,就连皇帝也不敢反驳。但,前提条件你不能瞎用。于谦显然没有瞎用,所以群臣也只能干瞪眼。大殿寂静无声,谁也不敢跟开挂的于谦硬刚,太祖都搬出来了,还说个屁呀,一个不慎,丢官都是轻的,杀头也不稀奇;且,连个好名声也捞不着,不划算。于谦拱了拱手,“皇上,臣以为百姓北迁实乃治国之良策,然,迁徙的同时,也要照顾百姓的心理。”“这是自然。”朱棣点头,自夸道:“朕爱民如子,自然不会让百姓受苦。”吏部侍郎眼珠转了转,绕过于谦,直接向朱棣发难,“敢问皇上,迁徙长途跋涉,如何不让百姓受苦呢?”跟于谦刚讨不到便宜,他只能跟朱棣刚,最不济也能落得个敢言的名声。这时,殿门口又一道声音响起:“皇上,臣有本奏。”朱棣抬眼瞧了瞧,见又是一个给事中,朗声道:“上前答话。”少顷,一个北方士子走到御前,行了一礼,开口道:“臣以为,南民北迁国策,可以先从靠北的地区施行,这一来,既可以让百姓少些辛苦,又能减少他们的心理抗拒。”他是北方人,十分赞同这样的国策。“皇上三思,此策看似有理,实则大谬。”翰林学士出班,“这根本不是远近的问题,而是迁徙本身的问题。”“皇上,臣有本奏!”又一个北方给事中,站了出来。“上前答话。”给事中上前行礼,接着,把枪口调转到翰林学士:“迁徙本身有何问题?”于谦一个正七品敢怼正三品,他一个从七品,怼一个正五品还是敢的,“迁徙是为了国力昌盛,是为了百姓丰衣足食,怎么本身就有问题了?”翰林学士冷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本官不屑于你争辩。”“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圣上解忧,才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学士何以说是争辩?”这位给事中反问。读书人就没嘴笨的,这些个人刚入仕途,正是怀揣梦想,渴望一展抱负的时候,因此十分刚正。吏部郎中出班道,“问题就是百姓不愿迁徙。”“不愿?”于谦再次开口,“是百姓不愿,还是郎中不愿?”“于都给事中!”吏部郎中哼道:“本官是在和这位给事中探讨。”他是真不想和于谦对刚了。给事中则是来了劲儿,“那郎中不妨说说,百姓为何不愿?”“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如此辛苦,自然不愿!”“辛苦?”给事中反问,“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苦?被富绅地主压榨不苦?一年到头,一刻不停歇,到头来只能勉强果腹不苦?”夺命三连问,问的吏部郎中哑口无言。吏部员外郎出班反驳,“江南乃富庶之地,若是连他们也苦,那其他地方的百姓还活不活了?”“不错。”冷眼旁观的刑部侍郎总算是逮着了机会,上来就是一顶大帽子,“圣上英明神武,如今我大明四海承平,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怎么到你嘴里就成勉强果腹了?”“我……”这给事中道行浅,一下子就慌了。这时,殿门口又有一给事中高声开口:“皇上,臣有本奏!”“上前答话。”朱棣调整了一下坐姿,撑着下巴继续吃瓜。给事中上前,行礼,接着为同僚声援,“江南百姓总体生活不错,但并不是所有百姓都过的好,地主家的长工、佃户,确实过得贫苦。”都是新科进士,都是给事中,都是北方士子,他自然会力挺同僚,“为臣子者,当把百姓的真实生活上达天听,而非一味报喜不报忧,坐视百姓生于水火;侍郎口口声声国泰民安,可知民间疾苦?”“我……”刑部侍郎一滞,哼哼道,“巧言令色,本官不屑与你辩论。”“到底是谁在巧言令色?!”倏地一声吼,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朱棣撑着下巴的手一滑,差点磕着,不满地扫了于谦一眼。东昌提督小林子,本想呵斥于谦莫要咆哮朝堂,但见皇上并未动怒,反而兴致勃勃,扬起的拂尘一收,选择装聋作哑。于谦是真的怒了:“侍郎可知民间疾苦?”“本官……”“请正面回答,可知民间疾苦?”于谦一字一顿。刑部侍郎被于谦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给惊着了,同时,也犯了难。这咋回答?说知道,那‘国泰民安"之语就成了欺君,说不知道……那他这个侍郎也当到头了。无论他怎么选,都是错。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不选,转移话题道,“听于都给事中的口音,想来也是南方人吧?”“我是南方人,也是大明人,更是大明的臣子。”于谦一身正气,“大明富有四海,四海之内皆是一家,何故要分南人北人?”于谦掸了掸官袍,“侍郎的问话,下官已正面回答,下官的问话,侍郎是不是也该回答了?”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刑部侍郎身上,有同情,有怜悯,有幸灾乐祸……刑部侍郎都快哭了,这是哪蹦出来的愣头青?真是要了命了……刑部侍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斟酌着回道,“本官身居高位,着眼的都是朝廷政务;当然,民间疾苦也时常关注,据本官所知,江南百姓过得还是不错的,或许有些疏漏,以后本官会在这方面上多用心。”他这话不是说给于谦听的,而是说给朱棣听的,回答虽然赖皮了点儿,但至少不会被治罪,官位能保住。于谦难掩鄙夷,不过也懒得再跟他一般见识了,直接问道,“侍郎觉得百姓迁徙,这项国策如何?”“咳咳…国策本身还是好的。”刑部侍郎是真怕了于谦,硬着头皮道,“但方法要用对,要照顾到百姓。”于谦点头,朝左右问道,“诸位大人以为如何?”群臣沉默无言,尚书不吭气,侍郎就是最大的了,侍郎都不敢说话了,谁还敢硬顶?这时,吃了半天瓜的朱棣起身,“既然众卿没有意见,那国策就先定下了,蹇爱卿。”“臣在!”朱棣道,“这几个给事中直言、敢言,皆是可造之才,升任都给事中可妥当?”“妥当!”从七品转正七品,不算跃迁,又是当着百官的面,这个面子得给……蹇义拱手道,“臣下朝后就办。”朱棣点点头,又深深看了于谦一眼,却没说奖赏他的话,“散朝,众卿有奏本的话,留折待阅吧!”顿了顿,“以后六科都给事中上朝,可入大殿。”不待群臣有所反应,朱棣已走下玉阶,从一旁的御道出了大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照例行礼,南方官员内心五味杂陈,充满气苦。这次,皇帝遵从规则,但他们还是败了,而且是败在了他们擅长的领域。(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 烈风 [红楼快穿]为你报仇 [综]尼桑的职业问题 向新闻联播学习撩汉 与人外邪神结婚之后 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奈何肤浅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重生之拆散一对是一对 全世界除了我都有病 帝皇签 长生处处开宝箱 召唤最强打工人系统 我靠给仙君渡情劫内卷飞升 辣妻乖乖,叫老公! 佛系修行日常 王者重临(电竞) 赠你祖传染色体[星际] 一发入魂的深渊领主
是一部以江湖武侠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动荡混乱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中,正邪势力争锋相对,江湖恩怨纷争不断,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无尽的危险与挑战。...
谢金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特殊能力,能够让他探测到一定范围之内的所有物品的属性,因为这个能力,他从淘金开始,逐渐走向了白头鹰国的财富最巅峰。(无虐,无郁闷,有逻辑,爽快合理北美财阀崛起之路)如果您喜欢从淘金开始的财阀,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太子爷高调宠妻简介emspemsp关于太子爷高调宠妻毒手圣医的传人孟倾,一不小心穿越成南祁国丞相家的三小姐,被薄情的老爹替代自己的大姐去北冥国和亲。他喜怒无常,嗜血残忍,杀你没原因,护你无缘由。她妙手回春,绝色倾城,踩你没道理...
无限萌娘简介emspemsp关于无限萌娘你想知道生命的意义吗?其实我真不想知道,说得好像你知道就能改变什么一样。不过话说主神你给我变成个妹子是什么意思?我丢的是节操,不是贞操好不好?新书已发,无限猫娘。萌娘后传,所有的剧...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我余庆就算是死,死外面,从山上跳下去,也不会去做一件好事!叮!恭喜您获得好人好报系统。余庆真香。PS简介无力,各位读者老爷点进去看看呗如果您喜欢请做个好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我是一个专攻麻将的老千,半自传作品,百分之90都是本人真实经历!主打一个真实!仅以个人经历奉劝大家,十赌十诈,十赌九输!本文中涉及大量麻将骗术描写,千术手法描写,请勿模仿!赌之人生终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