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87章 自斩命脉(第1页)

【事实上,吃饭问题一直都是唐朝皇帝的一块心病。

天皇大帝李治曾七次去往洛阳,旧时便有百姓讥谈称御驾至东都乃是“就食”而去。

事实上这也不算诽谤,比如李治最后一次去往洛阳是682年,这一年关中先遭风灾又遭水灾,米价暴涨至每斗400钱,且有价无市。

作为对比,贞观十五年长安的米价是每斗二十钱,整个贞观年间米价最高点也没超过四十钱。

唐朝米价的另一个最低点是玄宗时,开元十三年每斗米仅需十三钱。

彼时关中已经因为遭灾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了,这种情况下李治御驾“临幸”东都洛阳,你说不是逃难吃饭去的?百姓谁相信啊。

唐中宗时关中再次发生饥荒,群臣想要效仿天皇大帝旧事,劝中宗去洛阳要饭,被中宗怒斥:

“岂有逐粮天子邪!”

安史之乱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德宗时因为长安无粮导致禁军人心不稳,后来闻听江南运粮船队已过三门峡时,激动的抱着太子欢呼:

“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那么,号称八百里沃土的秦川,真的养不起一个盛唐吗?

事实当然未必如此,关中良田的情况变化从史书中便可窥见一斑。

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永徽六年,雍州长史长孙祥上奏,称昔日能肥田四万余顷的郑白渠如今被富僧大贾争相截断,导致如今只能灌溉不足一万顷的肥田了。

李治下令彻查,重新疏通郑白渠,但不足一年之后便旧事重演依然如故。

据《全唐文》记载,后来拿了成都绿卡的僖宗曾公然感叹:

关中郑白两渠,古今同利,四万顷沃饶之业,亿兆人衣食之源。比者权豪竞相占夺。

由宋朝官方史官编撰的《宋会要·食货》对关中灌溉田的记载要更加明确一点,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宋太宗命大理寺和光禄寺的皇甫选何亮等人勘校土地,最终经过实地考察后,宋臣回报称:

郑渠三百余里,溉田四万顷,白渠袤二百余里,溉田四千五百顷。两处共四万四千五百顷。今之存者不及二千顷,乃二十二分之一分也。

与灌溉田急速缩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对于关中的垦殖强度。

“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是开元年间文人对关中景色的描写。

唐朝时关中仅在册的人口就有三百多万,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关中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田尽而地,地尽而山”。

但这样并没有什么用,反而因为无节制垦殖使得关中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肥力减退。

开元天宝年间还需要每年从洛阳调取至少二百万石粮食才足够京城吃饭用。

但用来漕运的黄河同样不堪重负,从唐朝中期至宋的三百年间记录中也不难看出,黄河的水流量稳定逐年下降,一年中能用来漕运通航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唐末时在山东境内就已经出现了“陆上悬河”的景象,时人记载黄河“高民屋殆逾丈”。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唐朝的灭亡也是一个必然事件,因为恶化的环境已经使得对关中的供养举步维艰。

越饥越垦,越垦越饥,最终直接挖断了唐朝这个维系关中的命脉,这便是唐朝三百年关中垦殖的真实写照。

这同样也能算是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原因之一。】

甘露殿中马周和刘仁轨一起瞪大了双眼,几乎下意识的就不受控制的看向了李世民。

毕竟光幕说了两次,而且两次都直指主人公,他们两人想要忽视也是很难的。

长安陷了又陷,天子逃了又逃,这真的是他们生活效力的唐朝吗?

杨氏崛起之啃孙成仙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姐姐失踪,黑科技血屠诸天万族  祝凡凡的五零年代生活  王府心尖宠  战龙出狱,我的倾城未婚妻  完蛋!我养的小白脸是京圈太子爷  沉迷炼金后,夫人被公爵跪舔了  明途霸业  快穿之大佬来袭!  星梦修仙传  木叶: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  让你表白,你找上黑道千金?  大明星的日常曲爹  斗罗:武魂诸葛连弩,射穿一切!  木叶:够了,我才是火影!  才艺展示,这魔术师刑啊!  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  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  谁家鸿蒙圣体像你一样,天天偷家  

热门小说推荐
戒不掉情深

戒不掉情深

戒不掉情深简介emspemsp关于戒不掉情深四年前,为了钱傅明嫣把自己送给了靳澍言,后来靳澍言咬牙切齿的让她滚。四年后,靳澍言埋头在傅明嫣的颈窝,他说,傅明嫣,我们结婚吧。傅明嫣却勾起唇,不好意思靳少,我已婚了。...

风水阴阳师

风水阴阳师

风水阴阳师简介emspemsp关于风水阴阳师老叔是个风水大师,自从跟着他学习了风水之术,我不仅要跟活人看阳宅,更要为死人定阴宅...

极品侍卫:我培养了四位女帝

极品侍卫:我培养了四位女帝

叶枫穿越到一个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世界,开局就劫持了乔装外出的公主夏紫幽。所谓祸不单行,系统绑定的关键时刻还故障跟公主产生莫名联系,只有完成公主的心愿才能获得系统奖励。夏紫幽小叶子,我想吃你做的饭。叶枫所谓君子远庖厨但为了公主,我这就去做他只想当个小侍卫,没想到意外打造了四位女帝...

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穿越回明朝洪武年,成了大明嫡长孙朱雄英。但他被蒙在鼓里,还有些迷茫。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决定为未来谋划。选谁好呢。储君太子朱标。大明王爷朱棣。还是性格软弱,却爱搞事的朱允炆。想走科举,却是商户,那就待在家里等大官上门吧。他在应天街头,立下宏志,要轻松的奋斗在明朝洪武年。等他离成功不远,要步入朝堂时,干爷爷摊牌了不装了,其实咱是朱元璋。这才发现,奋斗了那么久,自己才是大明最牛的金大腿。如果您喜欢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那年,同桌少年

那年,同桌少年

两个性格迥异同桌,插科打诨的校园日常。一个阳光开朗,犬系,运动型的痞子一个内冷外热,猫系,嘴欠型的闷子。歪歪腻腻,欢乐搞笑。...

龙宫弟子的自我修养

龙宫弟子的自我修养

作为一名龙宫弟子,需要帅气和实力并存。帅气风宁已经有了,但是实力他看向自己的师父。这个只会说一句话的东海龙王龙宫法术,玄妙精深如果您喜欢龙宫弟子的自我修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